技术分享
影视相关
摄影摄像
编剧相关
学习笔记
表演相关
人物故事
纪录片
播音主持
话剧相关
舞蹈相关
戏剧相关
设计相关
编导相关
美术相关
剪辑相关
音乐相关
短视频
知行合一
如何塑造好角色
上级 项目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password
子级 项目
tags
category
交流小品是学习表演的第一节正式的课程,在这节课之前,首先要让大家解放天性和人物观察练习,通过这些前期的训练来培养作为演员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和分析。
交流小品分为单人小品、双人小品、多人小品。在这之中,主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塑造角色和如何演好你的角色。
塑造角色是为以后的表演而铺垫的,而交流小品的主要授课内容就是教学生如何塑造角色。
在塑造角色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表演中的行动三要素,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干?
“做什么”是戏剧表演中动作的任务,同时也是演员行动的任务。任务作为行动的依据,要求演员根据剧情首先要明确行动的任务,由任务推动动作的发展变化。时间不同、情节不同要求的任务便不同,而任务的不同动作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在戏剧影视表演中,剧本规定了行动的目的即“为什么”。目的不同决定了行动内容和任务不同,任何行动都有其特定的目的。这种目的是能够推动演员实际行动的内心心里依据,是要激发演员内心强烈的愿望。
“怎么做”是将“做什么”具体化。演员根据不同的人物关系和不同的情景,做出来不同的动作、采取不同的方式。
“怎么做”能够考验演员表演的综合创作素质和能力,体现了演员的想象力、理解力、表现力、感受力等创作素质。
“做什么”和“为什么”可以通过阅读剧本来得到答案。而“怎么做”才是观众最直观了解剧情和人物的方法。变相的也是体现了演员的文化底蕴、思想修养、生活经验等基本素质。这是任何一个角色塑造的创作源泉
在了解了行动三要素之后,我们就要谈到交流小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交流。
交流在舞台上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语言、表情和肢体。在语言交流中我们要知道我们不是在演默剧,不是卓别林时代,我们要说话,所以台词是第一位的,你的台词好你的表演一定会好,台词怎么好?在说台词的时候要有内心视像,要先想到,内心有了画面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么我们有了语言交流之后,此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和人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别人的脸,别人的眼睛。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你和一个人说话的时候那个人看着别的地方,你一定会觉得他的注意力没在你这。所以人的五官其实就是用来传递和接受信息的,你会听见、闻见、看见,这些就会导致你对一个人的判断。在舞台上,要打开自己的五官,集中注意力,感受舞台和对手带给你的刺激。我们在做交流小品的时候除了交流还得有行动,两个人不是站着把戏演完就完了。不管演员在台上是站着演还是坐着演还是 边走边演,都是要有行动的。舞台上的行动就是舞台调度。行动不光只有肢体,语言也是一种行动,它辅助肢体语汇进行再度的创作。
学会了在舞台上交流之后,我们就到了如何该演好你的角色。演员是表演的魂,怎么去演好你的角色?不光是需要演员素养和了解表演要素,更多的是演员对文化知识方方面面的的积累,最重要的是要热爱表演。真正的表演不是学出来的,学出来的叫模仿。我告诉你一个角色要怎么样,你学我去演这就是模仿。你要做一个好演员,你一定要用心,用你的感知力在规定情境下去塑造角色。不是说别人让我演什么我就演什么,没有灵魂的创作就是模仿,所以我们要知道,不管你的表演是想走体验派还是表现派,也包括我们平时的元素练习。一切为你的剧情而服务。
在交流小品的练习中,目的就是为了让演员能够感受舞台,在舞台上呈现出自然的状态。作为表演初学者还应该通过日常的观察人物练习,去了解、熟悉各行各业的人的工作、生活细节,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创作角色。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