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当中的气息运用——感情激动时的用气方式

上级 项目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password
子级 项目
tags
category
  演员在表演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不同的情绪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气息变化。演员在表演十分激烈或者是极度气愤的片段时,往往会出现声嘶力竭、言语不清,甚至于破音等现象,这种情况不但会影响演出整体的效果,也会损伤演员本人的声带。演员既要充分的表达人物的激动情绪,又要清晰的表达出台词,关键就在于如何调整好气息。
  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往往会精神高度兴奋,呼吸也会变得快速,同时心跳加速,即通常所说的“激动地喘不过气来”。但是舞台上,人物却要合理的运用气息说出高节奏、快速度的台词。
  在听对方台词的过程中,听到让你激动起来的语言时,即可用明显有声响的极速呼吸为自己的情绪变化做准备,这时候还没有开口说话,极速呼吸不会影响后面的发生吐字,同时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变化。而接下来开口说话时,则需要快与对方的句尾衔接,以保证剧情的节奏紧张感。在说话的过程中做到:两肋用气、加大呼吸肌肉活动,胸腔进行扩展,气要吸得深,保持足够的气量,后要与小腹要学会控制重心,同时要注意呼吸肌肉张弛协调,万不可胸腹肌肉一直紧绷,否则气息不可能吸足。如果坐不到以上的要求,气息调节不好,声音必然会受到影响。当呼吸不顺畅时,声音不响亮,观众自然听不清台词。除了注意呼吸方式,还要注意语意划好节奏、找好气口。演员无论情绪多激动,但为了表明自己的思想,总要把每句话说清楚,对方才能听明白,为此必须有合乎逻辑的语节停顿和自然合理的换气机会。
  同时还要注意人物在激动的时候不可一味地高声喊叫,仍需要注意轻重缓急和语言节奏,需要丰富的语调变化,所以气息的运用也一定是多样化的。学会偷气或急换气,也就是大一课程练习的快吸快呼和“狗喘气”。气息活动方式的丰富变化,使得台词的真实感更突出,会给观众带来激情饱满的感觉。
话剧语言的特点电影中“时间流逝”的技巧性表达
Loading...
目录
文章列表
技术分享
影视相关
摄影摄像
编剧相关
学习笔记
表演相关
人物故事
纪录片
播音主持
话剧相关
舞蹈相关
戏剧相关
设计相关
编导相关
美术相关
剪辑相关
音乐相关
短视频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