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
影视相关
摄影摄像
编剧相关
学习笔记
表演相关
人物故事
纪录片
播音主持
话剧相关
舞蹈相关
戏剧相关
设计相关
编导相关
美术相关
剪辑相关
音乐相关
短视频
知行合一
表演中的肢体语言
上级 项目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password
子级 项目
tags
category
肢体语言,顾名思义即指用人体部位协调活动来传达思想的一种表达或沟通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与台词能够明确表达角色表面意图的特点不同,它是直观的,但又具有模糊性。
戏剧影视表演中的“三位一体”是指创作者、创作材料以及艺术作品三者统一于演员自身,其中的创作材料便是演员的身体,也就是说演员是通过调动与控制自己的肢体(表情)与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视觉感知往往是第一位的,因此,肢体语言在表演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当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相统一时,观众在面对同一个肢体动作时,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当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相异时,观众又会作出新的解读;而当演员肢体语言模糊不够鲜明时,又会影响作品的观赏性,让观众心怀疑问观看作品......可见,作为演员,一定要重视起肢体语言的塑造与表达。
肢体语言的成功塑造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训练与实践的。首先,人物行动的完成需要七力四感作为基础能力的支撑,尤其是想象力与表现力,演员需要依靠想象的虚构,激起舞台上所必须的动作,当然,想象是需要在观察生活、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肢体表现力,否则空有想法而无法用肢体展现,观众也是无法看到的。其次,演员必须认真进行案头分析工作,深刻理解剧本,因为剧本中往往会给出人物的语言行动,但几乎不会给出确切的肢体行动,因此演员需要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前期的案头工作,创作与表演出自己所理解的人物肢体行动。
Loading...